孩子几岁开始换牙?
许多人认为孩子换牙是在6岁左右,实际上,一般从5~7岁开始,孩子的乳牙就会逐渐松动并脱落,新的恒牙会陆续长出,最晚在12~14岁之间,除智齿外的所有恒牙都会长齐。
换牙的顺序
换牙的顺序是固定的:首先是两颗下前牙脱落,并长出六龄齿(也叫第一磨牙,紧靠左右两边的第5颗乳牙),然后是两颗上前牙脱落,接着逐渐往后依次脱落和长出新牙。七龄齿(也叫第二磨牙,紧靠六龄齿)在12到14岁左右萌出,最后形成的恒牙通常是左右各7颗,共28颗。有些人会有29到32颗恒牙,这是因为在18岁以后,他们可能会长出1到4颗智齿(也叫第三磨牙)。
图片来源于网络
恒牙萌出前,需要注意哪些?
乳牙龋坏:
近年来,由于孩子们摄入甜食和零食过多,乳牙龋坏的现象在换牙前越来越常见。许多家长认为,既然乳牙最终要换掉,就没有必要关注龋齿问题。然而,专家指出,如果在换牙前不及时治疗龋坏的乳牙,一旦发生化脓,将会影响恒牙的外形和排列。因此,及时修补龋坏的乳牙是非常重要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乳牙早失:
由于龋坏严重而过早拔除乳牙或乳牙过早脱落等原因导致的乳牙缺失,如果不及时填补,周围的牙齿会向空位移动,导致牙齿排列不齐。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建议到医院安装一个间隙保持器,放置在缺牙处,以保留空间供新牙萌出。
图片来源于网络
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
在换牙期,孩子常常会有各种不良习惯,比如吮指、舔嘴巴、用舌头舔松动的乳牙等等,这些不良习惯,可能会导致牙齿发育不良,如牙齿排列不整齐,出现开颌、龅牙等问题,影响面部的正常发育。家长应密切关注,及时纠正这一行为。
图片来源于网络
牙齿涂氟:
由于儿童时的牙釉质和牙本质较薄,抗酸碱能力较弱,加上饮食中糖分较高,因此更容易出现龋齿。建议2~3岁时开始涂氟,这是一种有效的牙齿保护方法。通过在牙齿表面涂抹氟化物,可以增强牙齿的抗腐蚀能力,防止龋齿发生。氟化物能与牙齿中的钙离子结合,形成保护层,抵御细菌和酸的侵蚀。
图片来源于网络
窝沟封闭
新萌出的恒磨牙由于沟槽较深,容易堆积食物,导致窝沟龋的发生。因此,建议对新长出的磨牙,即通常称为“六龄齿”,进行窝沟封闭。六龄齿咀嚼能力强,但新出的牙齿更容易出现龋坏。通过窝沟封闭,可以将牙齿的沟槽填平,减少食物嵌塞,使清洁牙齿更加有效,从而降低龋坏的风险。
图片来源于网络
换牙期,饮食要清淡
换牙期间容易引起高热,饮食应以清淡为主,避免油炸和容易上火的食物。孩子也要像大人一样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但6岁前不建议使用漱口水。恒牙也可能发生龋齿,若有牙齿酸痛,应立即就医,避免龋坏加重,伤及牙神经,导致更复杂的治疗。
温馨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