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明明牙齿整齐洁白,笑起来却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凑近镜子仔细看:牙齿之间怎么多了些"小黑洞"?这就是口腔医生常说的"黑三角"——它不仅是美观问题,更是牙齿发出的健康警报。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今天,维乐口腔小助理将给大家揭开这个"微笑刺客"的真面目:为什么精心矫正的牙齿会出现缝隙?哪些习惯正在悄悄摧毁你的牙龈?更重要的是,已经形成的黑三角,真的只能放任不管吗?
什么是口腔“黑三角”?
当我们戴牙套后,相邻牙齿外形最突点虽然接触在一起了,可是相邻牙齿之间的牙龈并不能完全覆盖两个牙齿的邻接点之间的间隙到牙齿的牙颈部时,肉眼所能看到的一个三角形间隙,我们称之为“黑三角”。
图片来源于网络
牙齿“黑三角”的形成原因:
很多小伙伴认为“黑三角”会影响美观和清晰的发音,但实际上,“黑三角”最令人担忧的,是它的不可逆性和日益严重的可能性。
当牙齿出现这个小空洞时,吃东西时食物更容易卡在牙缝里,这为细菌提供了滋生的环境,从而威胁到口腔健康。
一些朋友可能会抱怨黑三角是牙齿矫正的副作用,但事实上,牙齿矫正后是否会出现“黑三角”,与个人的具体情况、牙齿的清洁习惯、牙周健康、年龄、牙齿形态以及口腔结构的规范程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图片来源于网络
1
牙周炎
牙周炎会导致牙龈萎缩和牙槽骨吸收,是“黑三角”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果平时不注意口腔卫生,未采用正确的刷牙方法,也没有养成使用牙线和定期洗牙的习惯,牙结石就会不断积累,给菌斑提供滋养,从而引发牙周组织的退缩
2
牙齿形态异常
当患者在正畸之前,就出现牙齿形态异常的情况。那么进行治疗后,会更容易产生“黑三角”。
图片来源于网络
相对来说,大部分“黑三角”更容易发生在前牙区,后牙区很少。因为就牙齿形态而言,前牙比后牙更长更窄。相应地,邻接点的位置也较高。
矫正前牙齿有重叠的情况,在矫正后就更容易产生“黑三角”。
3
不当的牙齿矫正
错误的托槽粘接,导致矫正后牙根分散
“黑三角”与相邻前牙所成的角度密切相关。牙根分散被认为是引起“黑三角”的潜在因素。牙根越分散,发生“黑三角”的几率越大。
另外,在矫正的过程中,托槽粘接错误也会致使治疗后过大的牙根分散,相邻牙齿间的缝隙也由此变宽了。所以,这也成为了“黑三角”出现的常见原因之一。
不规范的操作
牙齿矫正的力度过大,或是有些患者想要缩短矫正时间,要求医生加快矫正。这也易引起牙龈萎缩,导致“黑三角”。
尤其是成年的朋友,在矫正过程中不要盲目追求快速,要循序渐进。并选择专业正规的口腔机构进行矫正治疗,以保证安全正规的治疗效果。
4
牙列拥挤、不齐
如果上下颌前牙特别拥挤,牙齿里的软垢及牙石就不易洁净,牙龈便会长期处于发炎的状态,龈乳头受到影响,就容易退缩。
而开始矫正后,让原本拥挤的牙齿排列整齐,但也正因如此,相邻牙齿间的缝隙就更容易暴露,进而可能会让之前产生的“黑三角”更明显。
5
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牙龈乳头高度每年会降低(每年平均降低0.012mm),“黑三角”的发病率随之增加。
就正畸来说,20岁以上要比20岁以下更容易出现“黑三角”,当我们的年龄增加,口腔上皮易变薄,角化龈退缩降低,进而可能导致牙龈乳头高度逐渐降低。
出现口腔“黑三角”该怎么办?
正如上面提到的,“黑三角”的出现不可逆,牙龈萎缩无法自行修复,我们只能通过“预防代替治疗”,尽可能在发现之后做好相关治疗及后期的预防护理工作,让已出现的“黑三角”不再继续扩大。
01
全面清洁牙齿
黑三角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牙齿清洁不到位,引发菌斑和牙结石,导致牙龈萎缩。因此,注意口腔清洁可以有效减少黑三角的产生。
除了科学刷牙,建议使用牙缝刷和牙线等工具,全面清洁牙齿。特别是在牙齿矫正期间,由于矫正器影响,清洁难度加大,可以考虑使用水牙线以更好地清洁难以触及的部位。
此外,定期到专业口腔医疗机构洗牙,每半年或一年一次,能有效去除牙结石和软垢。
02
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提前复诊
在矫正过程中,如有疑问应及时与医生沟通,反馈问题,以减少因操作失误或用力过猛造成的黑三角。即使出现黑三角,也可通过微小的邻面去釉技术来关闭间隙,从而消除黑三角。
03
牙周治疗与贴面修复
如果黑三角是由于严重的牙周炎引起的,应尽早进行牙周治疗,以缓解牙龈萎缩和牙槽骨吸收,并预防黑三角的形成。可以通过再造龈间乳头来填补黑三角间隙。对于牙周手术后的患者,因牙槽骨丧失导致接触点高度增大,牙龈乳头退缩,建议通过牙贴面修复来掩饰黑三角,贴面不仅能减轻黑三角,还能美白、关闭牙缝和改变牙齿形状。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是预防黑三角形成的关键。泽航美誉建议大家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洗牙,并及时与医生沟通任何疑问,以有效保护牙齿的健康和美观。在牙齿矫正期间,尤其要注意使用合适的清洁工具,确保每个角落都能得到妥善清洁。关爱口腔,从日常小事开始。维乐口腔愿与您携手,共同筑牢健康微笑防线!
-END-